成语解释: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
成语出处:晋 卫铄《与释某书》:“卫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学卫真书,咄咄逼人。”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气势汹汹的样子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咄,不能读作“chū”。
成语辨析:~和“盛气凌人”;都能形容气势汹汹;使人难堪。但~的应用范围广;不限用于人;还可用于气势、形势、命令等;“盛气凌人”只用于人;并含有“傲慢自大”的意思。同样用于人;~可修饰“目光”、“气势”等;“盛气凌人”不能。
近义词:盛气凌人 »、气势汹汹 »
反义词:和颜悦色 »、温文尔雅 »
成语例子:书中攻击杨朱、墨翟两派,辞锋咄咄逼人。(朱自清《经典常谈 四书第七》)

词语分开解释

咄咄 : 叹词,表示惊诧或感叹:~怪事ㄧ~称奇。
逼人 : 1.给人以威胁。2.侵袭肌体。

咄咄逼人是什么意思

(1) ∶形容气势汹汹,盛气凌人使人难堪

时论咄咄逼人,一身利害不足言。——宋· 朱熹《答方宾生书》

(2) ∶形容形势发展很快,促使人努力赶上

咄咄,本为惊惧之声,后用来表示气势很盛。咄咄逼人指盛气凌人,使人惊惧。晋.王羲之〈杂帖三〉:「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瑯琊王羲之敢致书司空高平郗公足下:……献之字子敬,少有清誉,善隶书,咄咄逼人。」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「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,……次复作危语……殷有一参军在坐,云:『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』殷曰:『咄咄逼人!』」近气燄万丈,盛气凌人反平易近人,屈己从人

法语 agressif, d’un air menacant, adopter une attitude hardie et provocante, sortir ses griffes

声明: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824986618@qq.com进行处理。